四川省优质校建设计划项目验收专题网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3044.com永利 探索多样化校企合作模式 共育结构化双师创新团队

文章来源: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作者:张宏仁 邓林 赵新华 金雪峤 发布日期:2023-07-25 点击数:

      3044.com永利(以下简称学院)秉承“培育现代鲁班、服务中国建造”的理念,坚持产教融合、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训并举,以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以创新服务平台为支撑,校企合作、专兼结合,按“四有”标准打造一支以专业群带头人为核心、“产学研”三维一体、“专业互补、老中青成梯队、博硕本相结合”为结构特征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群教学团队,完成了国家级、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出了国家级、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大力夯实了学院教学师资力量,同时也为校企合作攻克建筑业前沿技术难题、引领建筑业技术高精尖发展提供了源头端保证。

       一、利用创新服务平台,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

近年来,学院分别于2019年通过了“省级铁道工程技术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遴选,2021年通过了“省级土木工程专业方向结构检测鉴定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遴选,2022年通过了“省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遴选。学院基于已经建立的创新服务平台,联合行业内龙头企业以充分发挥其项目实战经验技术的优势,联合科研机构以充分发挥其项目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势,校企协同制订了双师型教师团队培育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促进了产业经验与教师专业教育、社会实践与教师业务发展、产业发展与教师科研前沿、人力资源与教师能力培养的有效融合,深度推动校企合作,大力挖掘校企合作的无限潜能,以科学的、有效的、高效的校企合作方式共同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

       二、建构研修课程体系,保障双师持续发展

       学院开发职前培训及在职研修课程,形成教师职教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完成教师职前培训、在职研修,培养了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改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及技术研发能力。同时利用教师进修制度、企业顶岗轮训制度及畅通的技术研发信息通道,保障了教师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稳步提升。学院制定了严格的教师顶岗实践管理制度,细化了对于顶岗教师的实践时间、工作过程、顶岗成果等方面的要求,大幅提升了教师顶岗实践效果,真正落实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中相关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真正保障双师教师持续发展。经四川省教育厅评审,学院“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土木建筑领域工程造价专业)”2021年通过确定,“四川省第二批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市政工程技术)”2022年通过确定,创新团队更进一步保证了双师型教师的持续发展。

       三、依托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分层式教师培训

      学院充分利用教师发展中心校内外资源,针对不同基础水平、不同技能等级、不同专业背景与社会身份的学校教师和产业教师,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培训;针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和见习教师,开展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分层式培训。培训教师来自于学院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及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教师。通过培训,团队成员教学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培训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学院于2022年获得了“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称号,更进一步完善了分层式教师培训系统,提高了基地的教师培训质量。

      四、优化教师团队结构,名师名匠协同育师

      学院以学校名师和企业工匠大师共同引领,校企成员专兼结合,老中青有效组合,形成了包括名师名匠、专业群带头人、企业技术能手、优秀骨干教师在内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校企名师、名匠在团队培育中发挥“传、帮、带”引领作用,共同承担培养不同层次成员、传承工匠精神、宣扬校企文化、传授精湛技艺等任务,并协同整合团队优势资源,为团队成员个人职业成长、团队精准服务社会提供指导。学院于2019年申请获得“工程造价专业省级双师工作室”,2021年申请获得“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省级双师名师工作室”,2022年申请获得“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省级双师名师工作室”,同时还有多名教师获“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称号。

      五、构建“双师”教师学习共同体,提高团队研发能力

      学院通过学科交叉、协作学习、发挥集体智慧和资源共享构建“双师”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团队研修,达到活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助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的目的,并提升成员参与学习、研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双师” 教师团队可持续发展。学院依托2020年成立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筑信息模型制作与应用领域)”,以智能建造技术专业资源建设为抓手,很好地实现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各学科的教师能够横向了解并行学科在BIM技术中的实现方法,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彼此间加深交流,形成更为系统化的学习和教学模式,同时激发教师们的思维,提高了团队的研发能力。

 

       报道链接:https://www.tech.net.cn/news/show-100763.html